彩神大发平台网址最高邀请码

20241019高考一轮复习|文言断句(新课标卷第10题)简要解读
栏目分类
20241019高考一轮复习|文言断句(新课标卷第10题)简要解读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2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一、导入新课这节课解读一下文言文断句,也就是新高考卷第10题——句读判定题。先问大家一个问题,句读是什么意思?请看《师说》一文(必修上册第86页)的注释:“句读,指断开句子的知识。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,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。古书没有标点,所以要学习句读。”现在的高考中,断句题是主观题,要求在ABCDEFG(H)中断三处。那么,我们就要追问:高考的断句是断到“句”的层次还是“读”的层次?答案:高考只要断到“句”的层次,即某某处必须断开,可断可不断的地方则不断。二、重点解读在复习语法时,我们讲过划分句子成分可以帮助我们判定古代汉语的句读,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是怎么说的?——定主语,知道句子是从哪里开始;定谓词,可以知道同一个主语下辖几个分句;定宾语,知道句子是从哪里结束。下面我们做一下2024年全国甲卷的断句题,看看这个办法灵不灵——刘备为吕布A所袭B奔C于操D程昱E以备F有雄才G劝操H图之。首先我们看看这个语言片段里出现了几个人:刘备、吕布、曹操、程昱。其次看看每个人各干了什么事:刘备在吕布的袭击下顶不住,投奔曹操。程昱劝曹操说刘备有雄才,留下刘备恐成祸患,劝曹操杀掉刘备。如此,就可以清清楚地知道,陈述刘备的是两句话:刘备被吕布袭击,刘备投奔曹操。陈述程昱的也是两句话:一句话是劝说的理由,即“以备有雄才”,一句话是劝曹操杀刘备,即“劝操图之”。可以说,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,只要抓住句子的陈述对象以及谓语动词,做对这道题不费吹灰之力。我们再用这个办法来做一下2024新高考Ⅱ卷的断句题——魏君贤A人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图也。分析成分,先看名词(人名)有几个:魏君、贤人、国人、上下。再看这四个名词对应的谓词是哪几个:“国人”的谓词“称仁”好理解,即国人都称赞他仁德;“上下”的谓词是“和合”,也好理解,即从上到下都一条心;正因为上下一条心,所以“未可图也”。至此,后两处已经断得明明白白了。稍微难一点的,就是第一处。第一处断句主要看对“礼”的理解:如果“礼”的宾语是“国人”,则在“国人”后断;“礼”的宾语是“贤人”,则在“国人”前断。到底哪一种断法更合理?稍微有点文言句式常识知识的同学,就会想到这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,提宾标志词是“是”。这种用法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,如“唯利是图”“唯命是从”;文言文中更是有两个经典例句:“唯余马首是瞻”(只看着我马头的方向来决定进退)、“唯兄嫂是依”(只依靠兄嫂把我养大)。所以,第一处应该在“礼”后面断,“礼”的宾语“贤人”被前置了。当然,以上两题是比较容易的,如果难一点考呢?或者说句子不好划分的断句题怎么做呢?那就要费一番脑筋了。请看下面的断句——(2024新高考Ⅰ卷)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细心的同学会发现,这里只给了七处,少了第八处H。这说明命题人还是非常友好的,少一处,就降低了难度。不过,也正因为这组句子有点难,命题人才少了一处迷惑点。那么,对于难断的语段,我们怎么办呢?两个办法:口读,凭语感;分析,看逻辑。我们首先口头放到前后语境里面读几遍——“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,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,以奖其世业。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。大节丧,则余无可浣也。”可能会读得磕磕绊绊的,但只要能读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进一步分析了。这组句子的大体意思还是容易读出来的,是王夫之对李陵的否定,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“大节丧”,“无可浣”——洗不白的。接下来,我们进一步将其代入语境中进行逻辑分析:划线句的前面是讲司马迁为李陵掩饰罪过,担心达不到目的,又不断称道李广,夸赞他一家世代功业都高。后面句子是讲李陵大节沦丧,无法洗白。搞清楚了所断语句前后句的意思,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其逻辑关系了: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。这句话的谓词动词是“降”“战”“浣涤”“不可复白”,逻辑顺序是:李陵投降匈奴,为匈奴而战,又想洗掉投降变节的污点,是洗不白的。分析到这个层次,前两处就断出来了:为将而降/降而为之效死以战/,虽欲浣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复白。可见,难的是FG处不好断,难在对“而已”的理解。“而已”用常规思维想,是语气词,相当于“罢了”。这里如果这样理解,就与前面的“虽”字相矛盾,“虽……而……”是典型的转折关联,因此,这里的“而已”就应该不是常规的复合词。想到这里,其实已经知道它是两个词,“而”表示与上面的情况相反,“已”用来修饰“缁之”,即“已经染黑的白布”,这样一想,句子逻辑就顺了,意思也就明白了:“可是已经染黑的白布不可能重新变白。”如此,则可正确断出句读:为将而降/降而为之效死以战/,虽欲浣涤其污/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。现在知道断句的关键在哪里了吧?关键在弄清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,做到前后文意贯通,逻辑合理。总结:断句最靠谱的办法不是背所谓的标志词,也不是靠大量刷题,而是要培养句子结构的敏感性和逻辑推理能力。三、模考训练

(2025届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)10.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,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,每涂对一处给1分,涂黑超过三处不赋分。(3分)

衢水高者出A屋垝B杀稼C溺人D行道E共知F既再G检实矣

答案:衢水高者出A屋垝B杀稼C溺人D行道E共知F既再G检实矣

翻译:衢州的水位高出堤坝,淹没了房屋,毁坏了庄稼,淹死了行人,这是众所周知的,已经两次实地勘察并确认了灾情。

(2025届苏州市高三学情调研)10.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,请选出相应位置的字母序号。(3分)

彼见其师历诋A天下之贤人B以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圣王E皆无足法者F不知G荀卿H特以快一时之论

答案:彼见其师历诋A天下之贤人B以自是C其愚D以为古先圣王E皆无足法者F不知G荀卿H特以快一时之论

翻译:他(李斯)见他的老师骂尽天下的贤人,就更认准了自己那种愚蠢的念头,认为古代先圣先王的那一套都不值得学习效法。李斯不知道那是荀卿图一时痛快所发表的言论。

四、追加训练用“/”给下面的语言片段断句,并将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:1.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。(韩愈《师说》)答案:是故无贵无贱/无长无少/道之所存/师之所存也。翻译: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,无论年龄大小,道存在的地方,就是老师在的地方。2.(2023新课标Ⅰ卷)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?答案: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/ 引以张本 / 然后难之 / 岂有不似哉?翻译:韩非的书中说:“孔子认为他做得很对”,引孔子的话来为自己张本,然后又非难孔子的说法。难道有不像这样的吗?3.(2023新课标Ⅱ卷)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。答案: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/不亦难乎/臣故曰无术焉/苻坚之类是也。翻译:被人陷害却想战胜敌人,不也是很困难吗?所以我说没有谋略战术,苻坚一类的人就是这样。4.(2023全国甲卷)母异之谓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。答案:母异之/谓族人曰/是儿爱我如此/多知孝养我矣。翻译:母亲对此感到惊异,对族人说:“这个儿子这样爱我,他很明白如何孝敬奉养我啊。”6.(2023全国乙卷)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。答案:君遇之无礼/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/即恐为曹伤/君不如杀之。翻译:您对待他没有礼貌,他如果有一天回到晋国发兵报复,恐怕就会成为曹国的祸害。您不如杀了他。7.(2022全国甲卷)不穀不烦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。答案:不穀不烦一兵/不伤一人/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/寡人自以为智矣。翻译:我不发一兵,没有死伤一个人,却得到了商於方圆六百里的土地,我自认为这是明智的。

图片

相关链接:20241014模拟试卷|南京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卷(有参考答案)20241016模拟试卷|苏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学情调研语文卷(有参考答案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